<label id="oquzo"></label>
  1. <label id="oquzo"></label>
  2. <meter id="oquzo"></meter>
      1. <output id="oquzo"></output>
        <code id="oquzo"><u id="oquzo"></u></code>
      1. 山茱萸| 綿萆薢| 牡丹皮| 土荊皮| 人參葉| 甘草| 覆盆子| 鬼針草| 麻黃根| 海馬| 小檗皮| 黃精| 山銀花| 黃藥子| 貓爪草| 木槿花| 雞骨香| 豬膽粉| 鶴虱| 人參
        共收錄中藥895
        中藥

        苓甘五味姜辛湯

          【方劑名】苓甘五味姜辛湯,出自《金匱要略》

          【組成】茯苓四兩(12g),甘草三兩(9g), 干姜三兩(9g), 細辛三兩(6g) ,五味子半升(6g)

          【用法】上五味,以水八升,煮取三升,去滓,溫服半升,日三服,F代用法:水煎服。

          【功效】溫肺化飲。

          【主治】寒飲內停證?人酝绿,量多色白清稀,喜唾涎沫,胸滿喘逆,舌苔白滑,脈沉遲等。

          【方解】本方證是由于脾胃陽虛,運化失職,濕聚成飲,寒飲犯肺所致。寒飲犯肺,肺失宣降,故咳嗽吐痰,量多色白質;脾虛寒飲不化,則喜唾涎沫;痰聚氣壅,則胸滿氣喘;舌苔白滑,脈沉遲,為寒痰之征!督饏T要略》云:“病痰飲者,當以溫藥和之”,故治宜溫肺化飲。方中干姜辛熱,人脾肺經,既溫肺散寒以化飲,又溫運脾陽以化濕,為君藥。細辛溫肺化飲;茯苓健脾滲濕,既使濕從小便而去,又能健脾以治生痰之源,共為臣藥。五味子收斂肺氣,斂陰止咳,又防干姜、細辛辛散耗氣,與之相伍,散收并行,收不戀邪,散不傷正,為佐藥。甘草調和諸藥,為使藥。諸藥合用,脾肺同治,溫散并行,開中有合,標本兼顧,藥雖五味,法度嚴謹。

          【臨床運用】

          1.用方要點:本方為治寒痰的常用方,以咳嗽痰稀色白,舌苔白滑為辨證要點。

          2.現代運用:本方常用于治療慢性支氣管炎、肺氣腫等屬寒飲者。

          【方歌】苓甘五味姜辛湯,溫陽化飲常用方,咳嗽痰多苔白滑,溫肺化痰保安康。


        最近更新時間:2014-03-01

        推薦方劑

        蛇莓蛇莓

        四逆散  四逆散,出自《傷寒論》四逆者,乃手足不溫也。其證緣于外邪傳經入里,氣機為之郁遏,不達于四末所致。此“四逆”與陽衰陰盛的四...[詳細] 保和丸  保和丸,出自《丹溪心法》,功效為消食和胃,清熱化濕,主治食積內停。保和丸為治療食積的通用方,現代常用于治療急慢性胃炎、腸...[詳細]
        本站所有內容均是來源于互聯網、正規藥學專著、雜志及文摘,內容如果有錯誤之處,也懇請批評指正。您如果轉載本站內容請注明來源地址。

        中藥 | 網站地圖 | 中藥材名稱大全 | 設為首頁 | 加入收藏 | 廣告合作
        Copyright © 2016 www.www7529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中藥查詢 京ICP備13004469號-1
        和退休老女人干柴烈火
          <label id="oquzo"></label>
        1. <label id="oquzo"></label>
        2. <meter id="oquzo"></meter>
            1. <output id="oquzo"></output>
              <code id="oquzo"><u id="oquzo"></u></code>